油茶种植好产业 美丽乡村共振兴
茶花公园研学实践课程设计
研学主题:油茶种植好产业 美丽乡村共振兴
研学对象:中小学生
研学课时:一天
研学地点:韶关市茶花森林公园
代产业园(茶油故事馆、现代化榨油工厂、信息化中心)参观
课程目标:刷新孩子对传统农业落后的认知,拓宽孩子的视野。
课程概述:通过参观茶油故事馆,信息化中心,现代化先进榨油工厂。带领孩子初步认识茶油,体验茶油,熟悉茶油。加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油茶是个好东西”的深刻印象。
授课方式:场馆参观、导师讲解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产业园
课程时长:45-60分钟
学科链接:中学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科学家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小学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悯农》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李时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十四节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肥皂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巨人的花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
课程2 农事操作——茶树扦插繁育
课程目标:通过实践,培养孩子耐心,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课程概述:茶树繁育是油茶产业发展的起点。在茶花公园,聆听资深农艺师的现场讲解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扦插3棵茶树并且带回养护、观察,既可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养护过程中,也能提高孩子的耐力和观察力。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育苗基地
课程时长:45-60分钟
学科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插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繁殖》
初中部分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植物的生殖》
课程3 农事操作——茶树剪枝
课程目标: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
课程概述:由资深农艺师给孩子们讲授茶树种植管理工作,结合植物生长条件讲解枝条修剪基本原理,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剪枝工作,做一个小农夫。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茶山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的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农业区位因素》
课程时长:45-60分钟
课程4 液体黄金是如何炼成的
课程目标:了解茶油生产过程;亲自动手榨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课程概述:常见食用油的压榨都要经历碾碎、蒸煮、压榨、过滤等过程,茶油被誉为液体黄金,制作过程也是如此。该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这四个过程,最后每人可以带走自己压榨出来的茶油以及榨油后产生的茶枯。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榨油厂
课程时长:45-60分钟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探秘茶油生产》
人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非遗传承:茶油制作技艺》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天工开物》
课程5 DIY油茶手工皂
课程目标: 提高孩子动手能力
课程概述:茶油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衍生品,茶油手工皂就是其中一种。将皂基热熔,添加油茶精油、色素、植物花卉等,凝固形成手工皂,课程过程中孩子可以了解油茶的多种用途,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DIY课室
课程时长:45-60分钟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三年级下册六单元《肥皂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制造手工肥皂》
初中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肥皂去污的原理》
课程目标:了解农业生产上的工业化应用;认识多种山茶花品种;认识百余种常见花卉植物。
课程概述:现代化农业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将农业与工业结合,将工业思维运用到农业中。参观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了解农业工业化应用,了解茶花品种的多样性,了解水培生产蔬菜的流程,感受现代科技力量对传统农业的改革。
授课方式:实地参观、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温室大棚
课程时长:45-60分钟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花果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山茶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四单元《花园中的秘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巨人的花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丁一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
课程7(季节性) 农事操作——采茶果
课程目标:跟随农民一起参与劳作,体验劳动的辛苦,让学生感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课程概述: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漫山的油茶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让学生跟着采果农一起上山去采收茶果,并在现代化工厂体验鲜果分拣、剥壳、烘干的过程。
授课方式: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茶山
课程时长:45-60分钟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采茶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采茶工》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少先队采茶歌》
课程8 (季节性) 茶耳采摘与品尝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于山茶油树的认知,增强学生野外探索能力。
课程概述:每年清明节前后1个月(一般为3月中旬开始至4月中旬)的时间,山茶油树会结合阳光,水土产出一种很神秘的叶子和果子,因形象酷似人类的大耳朵而被亲切的称呼为“茶耳”。是一种可食用的叶子。味微酸微甜,略带苦涩。(茶耳的营养价值特别高,人们食用它能吸收丰富维生素和氨基酸,可能吸收丰富的菌多糖,这些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后,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便能提高身体多器官功能,可放慢人体衰老速度,对维持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授课方式:实地参观,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油茶种植基地
科学链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
人教版四年级劳动教育《自然观察》
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
课程9 (季节性) 植树活动(有证书)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荣誉感,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保护欲。
课程概述:植树体验
授课方式:学生亲手栽种
授课地点:园内植树点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
课程10 DIY风筝与放飞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灵感。
课程概述:手动DIY自己的风筝(风筝为统一制式,自行画图。)然后制作好的风筝统一放飞。
授课方式:学生自行设计版面,制作风筝后放飞
授课地点:DIY大课室,樟树林(室外)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风筝》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放风筝》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
课程11 手工DIY香囊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香囊。
课程概述:在DIY体验室内,通过自己动手,选配香料,自己缝制香囊。
授课方式:课堂讲课+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DIY体验室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端午粽》
初中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
课程12 户外团建游戏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凝聚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课程概述:在拓展训练场,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开展无敌风火轮、多人多足、链接加速、盲人方阵、七彩连环炮等2-3个趣味团建游戏,根据各个班的得分,评出名次,进行奖励。
授课方式:团队实践
授课地点:拓展训练场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
人教版五年级《搭石》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德育课程《集体生活中成就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拓展训练》
课程13 真人AR“吃鸡”游戏
课程目标:真实体验真人吃鸡,提高动手能力
课程概述:在专业真人CS训练场,让选手以10人一组为单位,分别开展真人AR“吃鸡”比赛。勇夺冠军。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授课方式:团队实践
授课地点:真人CS训练场,厂区
课程14 甜甜“蜜蜜”
课程目的:带小朋友认识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馈赠
课程概述:每年的茶花花季,带小朋友上油茶林,科普茶树知识,并配套吸管,直接在我们的茶花花苞中吸食原始花蜜(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维生素E等)
授课方式:上山用视觉了解茶树知识,茶果知识。另外用味觉寻找花蜜的味道。
授课地点:友丰油茶种植基地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蜜蜂》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昆虫记》
初中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昆虫记》
课程15 红色电波(猎狐行动)
无线电测向课程是一门集智力与体力、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育与军事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它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接收隐蔽电台发射的信号,迅速准确地测定电台方位并寻找其位置。
课程目的:通过无线电测向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以及学会在野外发射求救信号。在无线电测向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时、爱护公物的道德素质。激发学生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为未来的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适合年龄:6岁以上学生
课程概述:
① 理论课:首先介绍红色电波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传递重要军事信息、承载革命者渴望自由与和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电报机的基本原理和摩尔斯电码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电报机及其通信方式的基本认识。让学生们成为谍战片中的主人公体验用秘密的方式互相传递信息。无线电测向运动:作为红色电波的现代载体,课程详细介绍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竞赛规则。学生将学习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如何根据信号的强弱和方向定位无线电发射源。(课时1小时)
② 实践课:课程包含学生将学习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如何根据信号的强弱和方向定位无线电发射源,丰富的实践环节,学生将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无线电测向的实际操作,通过分组练习、团队合作,体验科技体育的魅力,提高无线电测向技能,使用无线电测向机进行实地测向,寻找隐蔽电台。(课时1小时)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户外体验
授课地点:红色电波课室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夜间飞行的秘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
初中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电磁波及其传导》
人教版新课标《电磁波的发射和接触》
课程16 丛林穿越
课程目标:通过训练学生在障碍物上行走,练习学生的平衡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观念。
课程概述:在拓展训练场,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穿戴好装备听从教官的指导、依次跟着走上我们的“丛林穿越”训练场上,行走于每一个关卡克服困难走到终点。
授课方式:团队实践
授课地点:拓展训练场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
人教版二年级《困难出办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庄子的扁担》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程17 DIY油茶唇膏
课程目标:提高孩子动手能力
课程概述:茶油具有补水保湿等功效、在DIY中添加到山茶油可以预防唇部脱皮以及滋润唇部,缓解嘴唇干燥、改善唇色, 淡化唇纹等功效。课程过程中孩子可以了解油茶的多种用途,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动手实践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DIY课室
课程时长:45-60分钟
科学链接: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皮肤结构与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分离与混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与溶解》
课程18 寻觅“小精灵”
课程背景:自三千年前,我国古人对黄火虫就有了认知,这种自带光芒的昆虫,依据它发光的特点,叫做“宵烛”或“夜光”。早在古书《坤雅•萤》记载:“萤,夜飞,腹下有火,故字从荧省,荧,小火也。据统计,全世界有两千多种萤火虫,其中我国就有两百多种。但随着污染、人为捕捉、栖息地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原本在生态系统中占据底层位置,且数量较大的萤火虫逐渐消失甚至灭绝。在90%以上的城市孩子,都还没有见过真实的萤火虫。
课程目标:萤火虫研学课程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在行走中思考,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究,以趣味体验与科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揭开萤火虫的生存密码,寻找并身体力行保护萤火虫的方法。
(1)认识萤火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例如食物喜好、栖息喜好、 天敌情况等。
(2)在观赏萤火虫闪烁中,模拟萤火虫闪光的节奏,尝试思考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和秘密。
(3)认识到萤火虫生活的现状,尝试为萤火虫增加栖息地做出努力。
课程概述:导师提前组织学习萤火虫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科普资料,如视频、图文手册等,供参与者预习。
分组进行萤火虫观察活动,鼓励参与者记录观察到的萤火虫种类、数量、活动时间等信息。组织萤火虫摄影比赛,鼓励参与者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萤火虫的美妙瞬间。
回到集合地点,鼓励各组将观察到的萤火虫和活动经历通过写作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展示和交流并推荐小组长分享观察成果和心得体会。导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解答参与者的疑问。
授课方式:导师讲解,户外体验
授课地点:茶花公园星空营地(傍晚进行)
课程时长:60分钟
科学链接:小学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萤火虫》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萤火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囊萤夜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星空》
初中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萤火虫》(贾祖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昆虫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萤火虫》(泰戈尔)
餐厅环境(可同时容纳650人):
学生围餐餐标:(八菜一汤)冬瓜龙骨汤、蒸肉饼、肉碎豆腐、猪肉渣煸菜花、茶油浸蛋角、卤水鸡腿、咖喱鱼蛋、茶油炒鸡、青菜
联系电话:13823703612 刘经理
扫码加微信(刘老师)
扫码加微信(廖老师)